----------福建漳平民泰村镇银行党支部重走闽西红色交通线
为推进“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十二字总要求。9月28日,在漳平市财政党委副书记带领下,福建漳平民泰村镇银行党支部一行15人来到龙岩市永定区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革命精神。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位于永定区金沙乡的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中央红色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通往中央苏区首府瑞金的一条秘密交通线,被毛泽东赞誉为共产党人的血脉。当年,中央红色交通线护送了200多位领导干部进入苏区,运送了数千吨的军用、民用物资,传送了大量文件和情报资料。其中,“永定交通站”,即“闽西工农通讯社”,是这条交通线上设在内地的唯一大站。面对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想象着当年那些交通员为了安全护送领导人或者紧缺物资在荆棘密布的丛林中翻山越岭、艰难前行的场景,并且在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同时还要千方百计躲过敌人的围追堵截、威逼利诱。正是靠着坚不可摧的信念,一批批交通员不畏牺牲、前赴后继,才使得红色交通线在中央苏区多次残酷的“反围剿”战争中,安全畅通5年之久,并且创造了执行任务零差错的传奇。
第二站--张鼎丞故居。张鼎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福建省首任省委书记,新中国首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鼎丞的故居目前只有一段历经百年沧桑仍然屹立的残墙。面对残墙大家恭敬肃立,认真聆听讲解员生动讲述“一段残墙、一座丰碑”的事迹,被张鼎丞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无私奉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清正廉洁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范深深触动,这段残墙已成为在场所有党员心中的一座丰碑。
而后我们来到了被称为“中国土地革命的摇篮”--金谷寺。金谷寺具有光荣和悠久的革命历史,1928年6月就是在这发生了福建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农民暴动--永定暴动。以张鼎丞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这里成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工农红军营。寺内墙上挂着的一幅幅生动翔实的照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令我们的思绪一下回到了90年前的峥嵘岁月。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极为偏僻的村庄--伯公凹。伯公凹是当年红色交通线从广东入闽的第一站。在这里“一门七烈士”第四代传人邹广敦用嘶哑而又极力抑制哀伤的语气向我们讲述了“三块银元”、“一门七烈士”的红色金典故事,在场的党员无不肃然起敬,凝神屏气,生怕自己的一个无意识的举动冒犯了先烈的英灵。
红色交通线是一批批交通员用汗水、鲜血和血肉之躯铺就的生命线、保障线。沐浴在当代幸福阳光的我们自应当不忘革命先辈的付出,不负革命先辈之志,传承弘扬其无私奉献精神和坚不可摧的信念,牢记初心和使命,砥砺前行。(业务管理部 麻日山)